Quantcast
Channel: Planet Malaysia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21

musailec: 極端的聲音總能騎劫輿論

$
0
0

2008年大选后冒起的依不拉欣阿里和他领导的土权组织,因出位的言行,一再掀起社会争议,在短短数年内就家喻户晓,依不拉欣阿里和土权几乎成为马来种族主义者的代名词。华人新年团拜上派“白包”,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除了国会议员这个职位,依不拉欣没掌握任何国家权力,不是任何政党的领袖,手上没有足以发动战争和革命的一兵一卒,也不见得家财万贯,简言之,他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马来西亚人的其中一个,而土权组织到底有多少人马也令人起疑。但就是那么一个人,那么一个组织,往往引起社会的沸腾。许多比依不拉欣阿里有素质的马来人,许多经营数十年的老字号民间组织,比起依不拉欣阿里和土权的媒体曝光率和社会知名度,以及影响舆论的能力,恐怕也得望门兴叹。

大陆与香港人民之间最近因一系列课题的发生,爆发巨大争议,口舌上的对立眼看延烧不绝,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骂香港人是狗,更激起新一轮的矛盾。在13亿的中国人口中,甚至在芸芸学者群体中,孔庆东渺小得如同一粒小沙子,但偏偏就是这么一粒小沙子,有能耐掀起滔天巨浪,使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人,为了他一个人,为了他的一句话,炮火冲天,争论不休。

极端的声音总能骑劫舆论,言论越激进、越劲爆、越荒唐,越能占据媒体的版位。这是媒体激烈竞争、过度竞争的结果之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依不拉欣阿里和土权种族主义味道浓厚的话,总是比首相苦口婆心劝勉国民互相包容的演说,更能吸引人们关注;所以一个孔庆东的一句“香港人是狗”,总是比千千万万理性温和人士呼吁大家冷静宽容的言论,总能在报章上被打成更鲜艳更刺眼的大标题。

当然,极端分子的极端言论之所以能够翻天覆地,绝不会仅仅因为个别极端分子或各别极端言论,而必有更深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依不拉欣阿里和土权的窜起,有种族政治和党派恶斗的深层背景;孔庆东的狗论,则有大陆人与香港人深层矛盾持续发酵的脉络。

因此责任不完全在媒体,因为媒体报道新闻的取向,最大的考量,终究是阅听者的兴趣和关注对象。媒体如何呈现新闻,反映的是阅听者的口味。报章大幅而显眼的刊载依不拉欣阿里和孔庆东的话,正确而言,不是媒体的编辑或记者在意他们说了什么,而是读者在意他们说了什么。

人类有嗜血的原始本能,对血腥暴戾原素,往往会生出莫名的亢奋。极端声音之所以总能挑起人们的情绪,还有人性的因素作祟。

报纸是要卖给人读的,电视新闻是要播给人看的,微博是要写给人赞的,既然大多数人都那么在意极端分子的极端言论,而理性、温和、平静的声音总是千篇一律单调无味,读起来听起来皆令人昏昏欲睡,所以,极端分子的极端言论继续占据舆论空间,舆论唯有继续沦为极端声音的人质。


(本文刊登于2月6日《星洲日报》专栏,照片来源:Malaysiakin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2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