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Planet Malaysia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21

musailec: 方舟度人,人滅萬物

$
0
0

基督教的《圣经》首卷“创世纪”有一则著名的“诺亚方舟”故事,说神眼见世人罪恶滔天,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但神要留下世上仅存的善人诺亚及其家人,因此命令诺亚打造一艘巨大无比的方舟,同时指示诺亚必须将一切牲畜与鸟类带上方舟,以便日后繁衍。简言之,神以方舟救度诺亚,而诺亚必须拯救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儒学经典《礼记》的“曲礼篇”和“王制篇”都各别提及,古代贵族的狩猎规范,禁止对动物赶尽杀绝,打猎时不可捕杀或伤及怀胎母兽、未成年的幼兽,不可破坏鸟巢和鸟蛋等。

综合这些源自东方儒家与西方基督教的典故,对如何处理和看待人与其它生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出两条基本的原则:

一、人类为了生存,甚至为了提升和改善生存的状况与水平,可以善用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界生物;

二、人类也有责任,去主动保卫和养护一切自然界生物,绝对不能让任何一种生物灭绝。

也就是说,作为万物之灵,上天赋予人类使用、驾驭和管辖地球上一切自然生物的权力和权利,但在作为使用者的同时,人类亦是自然生物的守护者,不但不能主动去灭绝任何物种,在任何物种因自然界的意外变化或灾害而面临绝种的危机时,还有责任去保护有关物种。

权利与责任并存,使用自然生物及保护自然生物,就是上天交付人类的权利与责任。

据统计,最近的500年间,地球上800多种动植物已经灭绝,而目前全球有超过15000种自然物种濒临绝种,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部分科学家悲观预估,50年后将有100多万种陆地生物从地球上消失,而人类正是造成大规模生物灭绝的“罪魁祸首”。人类活动所制造的环境污染、城市扩张、乱砍滥伐野生林地、过度捕猎、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结果,造成的物种灭绝比自然灭绝的速度高1000倍。

这些数据说明,作为自然物种使用者和守护者的人类,简直“有负天命”!

上面提出的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两条原则,更正确的说,应该只是基本底线,而不是最高标准。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生活素质的精致化与优质化、资讯的大量及顺畅流通,促使人道主义的广泛勃兴,人类对于如何看待、如何处理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都有越来越高标准的底线,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以及越来越细腻化的思考与关怀。

因此,无论是在中国由中药作业“活熊取胆汁”掀起的争议,或是马来西亚人对建设稀土厂的争论,当执政当局尝试用诸如民族中药传统的存续(就“活熊取胆汁”而言),或经济效益、国家建设、国际战略布局(就莱纳斯稀土厂而言),这类大格局大理论的说法去说服民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民众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之决心,乃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彰显,而人道主义的源头,乃是人类心灵中最基本的道德天良,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所谓的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绝对理性的,因此,诉诸绝对理性和资本算计的大格局大理论,注定无法跟人道主义平等对话。


(本文刊登于2月27日《星洲日报》专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92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