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政治版图,一直是南蓝北绿的基本格局——伊斯兰党盘踞北部传统马来村镇,以巫统为首的国阵则在中南马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势力范围。2008年的大选,既延续这种基本格局,但政治板块也有明显的移动,伊斯兰党一举掌控吉兰丹和吉打两个北部大州,在霹雳、彭亨和雪兰莪州也取得议席突破。
伊斯兰党上周五在吉打举行备战大选造势大会,据统计,该党成功号召出席大会的人数在5万至10万之间,跟巫统5月11日吉隆坡武吉加里尔党庆的约10万人数,几乎可形成分庭抗礼的态势。428净选盟3.0集会的参与者在10万至25万之间,确切人数为何,巫统心里有数,而巫统心里更明白的是,民主游戏最原始的法则就是算人头,尤其是愿意走上街头对现任政府表达不满的人数,更是不容小觑。
因此净选盟集会之后的短时间内,巫统立即借党庆的平台,也号召一场党员和支持者的集会,以抵消净选盟人数对国阵政权所造成的心理冲击。但以巫统那一场集会的气势和规模来看,只能说不过不失,并没有取得一举翻盘的效果。428净选盟集会后,民联对于在中马城市选区获得的支持率,几乎已无悬念。
吉打这个州属在伊斯兰党而言,在战略意义上有着两种同时存在、但又相互抵触的观察取向,一方面它既是伊斯兰党拥有最多党员和支部的一个州属,系该党北部地盘的重要大本营,但另一方面,由于州政府施政不当和内部派系问题的困扰,吉打州也往往被视为民联州属中最难保住的州政权。吉打的情势,微妙至极。
因此这次伊斯兰党选择吉打作为其选前造势大会的第一站,就能同时达到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要一举驳斥吉打政权岌岌可危的舆论,为吉打伊斯兰党打气,使他们得以顶住可能失掉吉打的心理压力,进而巩固该党在北疆的传统势力范围,力保南蓝北绿格局中的“北绿”基本盘不被动摇;第二则是回归到本身拥有广大而稳定支持力量的北部腹地,通过群众大会展示票源实力,以北马为中心,让绿潮呈辐射效应扩散到中南马地区,来冲击南蓝北绿格局中的“南蓝”版图。
伊斯兰党既能在北部边疆的传统马来村镇发起气势浩大的群众集会,这使得巫统在首都举办的党庆大会,相形失色也变得没有意义。如果伊斯兰党的造势大会根据安排好的日程,接连在柔佛、彭亨、槟城、霹雳、马六甲、雪兰莪、森美兰等州属举行,尤其关键的是柔佛、雪兰莪和彭亨等,若绿势力大举挺进,则巫统决不能掉以轻心。
近日伊斯兰党前霹雳州务大臣尼查因批评柔佛苏丹以高价投标WWW车牌号码,被批评为大逆不道,伊斯兰党中央固然不见力挺尼查,但党主席和其他领袖也没有公开训斥他,甚至没有跟他的言论划清界限。伊斯兰党看来并不怎么担心被盖上“对王室不敬”的标签,可见该党对该课题是否将影响马来人对党的支持率心里早已有底,马来选民在来届大选的走向,极可能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本文刊登于6月4日《星洲日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