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早前表明,如果她决定在来届大选竞选州议席,她将在本身投票的选区上阵。旺阿兹莎为槟州选民,这意味着她可能在槟城上阵,因此槟州公青团就放话,如果旺阿兹莎竞选获胜,而民联继续执政槟州,则旺阿兹莎或将出任槟州第一副首席部长。
但如果下届大选担任槟州首长者依然是林冠英或其他行动党领袖,到时若旺阿兹莎担任副首长,行政架构上分属首长副手,公正党党主席成为行动党人的下属,这在政治伦理上将无法说服公正党。
早前已有来自《东方日报》蓝志锋的分析指出,旺阿兹莎可能上阵的另一州属是雪兰莪。若民联继续执政雪州,旺阿兹莎又在雪州议席胜出,就能以党魁之尊,名正言顺出任州务大臣职位,此举也可顺势压下雪州现任大臣卡立和党署理主席阿兹敏之间的权斗。果真如此,则旺阿兹莎将在成为马来西亚史上第一个女性党魁、第一个女性国会反对党领袖之后,也成为首位女性州务大臣。
不过,一如旺阿兹莎目前担任公正党主席的情况一样,实际掌权的是其丈夫安华,她若真能当上大臣,背后实际掌政的恐怕仍是拥有行政实战经验的卡立派系,或阿兹敏派系,甚至是目前为雪州经济顾问的安华本人,旺阿兹莎成为州务大臣的历史创举最终又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是,这种看似只流于表面的象征性价值,其实一点都轻视不得。
中国中山大学的范若兰教授和研究生陈妍合著的论文“东南亚民主化浪潮中的女领袖现象探析”里,就将旺阿兹莎与菲律宾科拉松、印尼的梅加瓦蒂、缅甸的昂山舒吉、泰国的英叻等东南亚女性领袖相提并论。她们本身通常是拥有崇高声望的男性政治家的妻女,在这些政治家遭逢变故后,她们以“政治替代者”姿态现身政治舞台,而支持者也往往把男性政治家的“殉难者”光环投射到这些女性身上。
此外,上述女性领袖也以她们特有的“非暴力”女性特质,成功凝聚和动员群众力量,她们性格里先天具备的柔顺、温婉和谦卑等特质,因为对任何一方都不具侵略性,而在原本矛盾重重的反对势力之间,成为团结各方的力量。安华仍然在囚禁时,旺阿兹莎能以妇孺之姿领导伊斯兰党和行动党等老牌在野党,不是没有道理的。
更何况,放眼今时今日的男性政客,搞的不是派系恶斗就是口水政治,不是卷入桃色绯闻就是性爱丑闻,政治如果只让女人来玩,世界早就太平500年了。
(本文刊登于7月19日《中国报》人人咖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