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伦敦奥运筹备工作状况连连——保安准备在赛事正式开始前一周仍严重不足,被指漏洞百出;公共巴士司机、铁路司机、内政部职员、海关人员等接连恫言罢工;市政府被指以不光彩的方式掩饰伦敦的空气有害物质超标的事实,以美化空气污染指数实况——使一些人与北京奥运会相互对照,并借此推崇所谓“中国模式”。
中国政府2008年办北京奥运,在改善城市交通、空气素质、市貌观感、场地设施兴建、公关宣传,甚至为营造一派太平盛世的维稳和谐工作等方面,俱展现出滴水不漏的办事速度和效率,虽然其中某些强硬手段不乏争议,但确实成功办了一场万无一失,乃至赏心悦目的奥运会。
中国政府这一套办事方式,就是不断引起讨论的所谓举国体制。这套体制的特色是高效、迅速和决断,它使中国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倾注举国之人力物力,应对各类天灾人祸,如2002年非典(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或推动各类超大型工程计划,如三峡水坝、北京奥运、太空计划,都展现让其他国家叹为观止的效率与速度。
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民主国家,由于晚近以来党派恶斗、社会两极化日趋尖锐和极端,导致议会失灵和行政力颟顸,国家终日陷入各种无谓的口舌之争和派系攻伐,加上民主制度被选举制度骑劫,以致亟需庞大经费来维持竞选作业和公关宣传的政党与政客们,向巨贾财阀和游说团体负责多过向人微言轻的人民负责。简言之,这套民主体制既愈来愈低能无效,又看起来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民主。
高效而果断的中国式举国体制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甚至被一些后进国家视为发展国家的楷模。这是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热门话题的背景。
但举国体制的效率与速度,是建立在不民主的基础上,因为缺乏或根本没有理念竞争、公民活动、司法制衡、议会议事、媒体监督等的制约,才会可能出现像中国模式的那种速度与效率。因此这套体制在办“好事”时固然非常有效率,它如果要干“坏事”,也能够展示同样的效率。中国镇压1989年六四运动以及打压异议分子和公民抗议运动,和它办奥运、建水坝、发射火箭,是同等级的高效率。
最近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出版《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向香港学生宣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为“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遭港人非议为“洗脑教育”。
其实想深一层,“进步、无私与团结”,还真能用来形容举国体制的中国模式——它“进步”,因为它要求人民忘掉历史,专心向前看;它“无私”,因为它要求人们放弃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党国体制的螺丝钉;它“团结”,因为它的内部权斗虽然可以打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但当它面对足以颠覆其政权的“反华势力”和群体抗争时,他们的凝聚力又是如此的稳固,连不知所终的薄熙来也仍然是“同志”。
(本文刊登于7月23日《星洲日报》专栏)